关于深化党建与业务融合 助力“两山”实践 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指导意见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有关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及州委、州政府相关工作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动全州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政治优势,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发展成效检验党组织工作成效,助力恩施州“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建设,制定本意见。
一、突出政治统领,实现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深度融合
坚持国有企业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地位,确保党建和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做到“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让党的领导成为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定盘星。一是把党建融入治理结构。分层分类、动态优化国有企业顶层设计,全面落实企业党组织法定地位,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规范企业党组织在决策、执行、监督等环节的权责和工作方式。二是把党建融入决策机制。持续完善党委会议事规则、“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等配套制度,指导有条件的企业积极争取配备专职副书记和纪委书记,探索建立不设党委的独立法人企业党支部前置研究重大事项的体制机制。三是把党建融入绩效管理。建立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考评体系,既评价党建基础性工作完成情况,也评价党组织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使发展成果和党建成效相互印证,用“双挂钩”责任考核机制倒逼工作落实,使党建考核、公司业绩考核和个人绩效考核结果全面契合,从根本上树牢“抓好党建就是最大的政绩”的理念,全面推动各级党组织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落实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
二、抓实思想建设,实现理论学习与工作实际深度融合
坚持以“学”为先,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建立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学习研讨制度,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有关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谋划推动工作的根本遵循,做到理论筑基、调研开路、实干推动,不断激发企业强党建促发展的内生动力。一是将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与破解发展难题相结合,提升学习的实践性。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难点堵点,将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贯通衔接,充分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高质量开展主题教育。二是将强化思想修养与提高业务素质相结合,提升学习的针对性。注重分类施策,结合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实际需要,把提升国有企业党员干部抓改革促发展的能力放在突出位置,通过组织专家授课、研究先进典型、讲授专题党课、开展座谈讨论、外出考察交流等多种形式,持续抓好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在理论学习深化、内化、转化上靶向发力、久久为功,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三、深化改革提升,实现党建引领与改革发展深度融合
坚持党的初心使命和企业责任担当相统一,围绕主责主业、狠抓中心工作,努力为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贡献。一是以党建引领改革发展正确方向。坚决扛起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建立健全贯彻落实上级党组织重要批示任务台账制度,确保党中央、省委、州委重大决策部署在国有企业见行见效。二是以党建推动改革举措走深走实。以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为契机,适时开展“党建入章”和党组织前置研究执行情况“回头看”,进一步促成与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相匹配、与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相衔接、与改革发展中心任务相适应的国企党建工作新格局,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三是以党建促进改革发展合力汇聚。抢抓“一区”“一带”(建设构建全国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和“示范”和“试点”(“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和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建设机遇,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案例,广泛开展“我为示范区建设献一策”大讨论和国企改革发展专题研讨会,努力营造“锐意改革开新局奋发进取谋新篇”的浓厚氛围。
四、夯实组织根基,实现基层载体与业务单元深度融合
坚持按照“四同步、四对接”的要求,持续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建设,做到应建必建、能建快建,做到党的组织和党建工作横向覆盖、纵向贯通。一是注重规范化管理。在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五个基本”上下深工夫,结合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实际,深入开展“立足岗位作贡献”活动,划区定责、评优树先,创建“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突击队”等与业务工作紧密联系的创优争先基层载体,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二是注重项目化实施。将党建力量嵌入企业重点项目,探索实施“党建+项目”模式,把党支部、党小组建在项目现场,引导党员干部在项目攻坚克难一线阵地勇担当、善作为,并及时将党建工作和项目建设深度融合的成功经验上升为制度。三是注重品牌化打造。坚持推进“一支部一品牌”创建,把基层组织建设与中心工作、基层治理有机结合,深化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和“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试点成果运用,以“党建大比武”“基层示范点建设”“红旗党支部”评比等活动为载体,选树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鼓励党员干部“上讲台”讲业务、谈经验,营造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良好氛围,形成具有国有企业特色的品牌矩阵。
五、锻造人才队伍,实现党管干部与市场机制深度融合
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积极健全“选育管用”全链条培养体系,深入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为企业转型发展储备“源头活水”。一是把好政治首关。立足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需要,有效结合党管干部原则与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在人才来源上拓宽市场渠道,在用人标准上凸显政治要求,突出政治素质、形成鲜明导向。二是关注能力建设。强化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本领养成,着力实施“把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把党员骨干培养成榜样标杆”工程,建立政治历练、岗位锻炼、交流磨炼、学习淬炼的全链条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三是树立实干导向。持续推进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稳步开展职业经理人制度探索,健全多元激励体系,畅通职业发展通道,做到人岗相适、才尽其用,推动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提高全员效率,不断激发企业活力。
六、强化宣传引导,实现政治文化与企业文化深度融合
坚持将党内政治文化融入国有企业文化品格,提高企业文化建设的层次和水平,把企业文化真正建设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是用先进思想领航。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企业文化精神塑造,让唱响主旋律和弘扬正能量成为总基调,推动国有企业宣传思想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实起来、强起来。二是用红色精神定标。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从党百年奋斗光辉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教育引导国有企业干部职工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志气、底气、骨气。三是用模范典型引路。积极宣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和企业、职工正面形象,讲好国企人的奋斗故事,树立可感可看、能学能干的标兵模范,不断培育具有国企特色、反映职工意愿、彰显社会担当的企业文化。
七、打造清廉国企,实现从严治党与从严治企深度融合
坚持全面从严管党治党,深入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挖根源、找准症结、标本兼治,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一是以责任落实为保证,让主体责任、领导责任、监督责任同向发力。进一步夯实各企业党组织主体责任、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分管领导“一岗双责”,强化企业内部监督与风险控制,细化量化目标任务清单,以上率下、同步发力,抓全局、抓始终,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高效运转。二是以检视整改为契机,使发现问题、整改问题、解决问题贯穿始终。持续深化违规吃喝专项整治,深入开展国有企业重点领域和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聚焦工程项目、投资融资、资产处置、招标采购、财务管理等方面风险隐患,全面自查自纠,限期整改销号。三是以机制建设为抓手,将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强化国有企业内部纪检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对出现风腐问题的党员职工进行严肃处理,强化不敢腐的震慑力;明确合规管理责任,扎实开展廉洁风险“大排查”,建立健全合规管理制度,完善党员职工廉政档案,强化不能腐的约束力;深入开展纪律教育,推动廉洁家风建设,引导年轻职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强化不想腐的感召力。
— 1 —